close



這道做法也是很簡單

鴨肉入鍋,加上薑片

蓋上鍋蓋,小火煮至熟

再加些鹽巴即可



從前為農業社會,生產力低,吃穿都不好,還要靠大量的勞動力才能生存,體力又負荷過度,故比起現代人,從前人的體質虛弱多 了。對一般生活艱苦的老百姓來 說,鴨為水禽,鴨肉性涼,吃寒涼性食物對於虛弱的身體猶如雪上加霜,會讓身體更虛,因此台灣先民說「鴨肉有毒」是有其道理的,但這種「毒」並非毒藥的 「毒」。一提到進補,國人的觀念多為「溫補」,此觀念即從古代艱困的生存環境而來,由於雞肉性溫,所以國人進補多用雞肉不用鴨肉的原因即在此。



《本草綱目》於「鴨肉甘、冷、微毒」底下的註解提到鴨肉「滑中(令人拉肚子)」、「發冷利、腳氣不可食(寒性下痢及
腳氣病的 人不能吃鴨肉)」,可知其「微毒」應來自於鴨肉的「冷」,因鴨肉性涼,所以會令人拉肚子以及患虛寒性疾病的人不能吃,但這只局限於某些人不能吃而已,並非 人人都不能吃鴨肉!《本草綱目》講到對人類有毒性的東西常註解「不可食」「食之殺人」,這些原則人人通用,明白警告所有的人都不能碰這些東西,由註解的不 同更可知曉鴨肉的「毒」不是毒藥的「毒」。鴨肉對於虛寒體質的人或許不合,可是對於現代正常人或是體質有火的人來說應是無「毒」的。另外鴨肉並非大寒的食 物,對於不合適的人不至於造成大傷害,所以為「微毒」筆者認為應該如此來解釋《本草綱目》認為鴨肉「微毒」的觀念較妥。



鴨 肉性涼到了現代社會反而是個優點,這又如何說呢?因為台灣天氣炎熱,社會競爭激烈,人們工作忙碌,生活壓力也大,又習慣晚睡熬夜,喜吃辛辣食物的人口又 多,所以體內有熱、有火的人多。體內有熱、有火的人如要吃肉類,吃鴨肉很適合,剛好順便降火氣。不過吃鴨肉時當注意其所加的佐料,例如薑母鴨烹調時加入了 酒、薑與熱性的中藥材,吃了反而容易上火。


還有台灣民間說長皮膚病的人不宜吃鴨肉的源由為何?筆者認為此觀念來自於中醫 的「發物」理論,中醫認為屬於「發物」的食物會誘發疾病,這也是「鴨肉有毒」的理論基礎之一。但是台灣民間搞錯了,禽肉中屬於發物的乃鵝肉,並非鴨肉,會 誘發皮膚病的為鵝肉,不是鴨肉。不過大家須知曉「發物」乃人人都能吃,只有罹患某些疾病或是某些特殊體質的人需要忌口而已,像鵝肉營養豐富又好吃,正常人 豈能輕易放棄此一美食。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ak05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